11月6日下午,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器人学院)(以下简称“电信学院”)在16号教学楼932会议室召开国际教育工作专题会,聚焦如何有效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互动,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学院国际化发展的战略路径,以全面提升学院的国际交流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会议特邀国际交流处处长孙晓丽、项目管理与外国专家科李晓辰与会指导。电信学院党委书记魏大江,副书记王东苗、副院长侯金、系主任、学院外事工作小组成员、有出国(境)留学经历的专任教师、本硕辅导员参加会议。
会上,与会人员深入分析了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以及电信学院在国际合作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大家一致认为,在文明交流互鉴、智能化浪潮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学院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的必然选择。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孙晓丽在研讨中提出了多项具体建议。她强调,应加快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对口合作关系,特别是要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等优势学科领域,着力开拓“3+1”、“2+2”等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学生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海外学习通道。同时,要积极拓展学生短期交流、海外实习及暑期项目,切实引导学生走出去,开阔国际视野。在“引进来”方面,孙晓丽提议学院应大力加强双语课程体系建设,优化留学生选拔、培养方案,提供部分资金支持,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留学生来校深造,营造多元交融的校园文化氛围。
研讨会上气氛热烈,电信学院的多位教师结合自身海外留学与访学经历,分享了国外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先进理念与做法。这些宝贵的“第一手”经验为学院探索国际化发展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也进一步坚定了与会人员持续推进国际合作、与国际前沿接轨的信心和决心。
魏大江表示,本次专题研讨会明确了电信学院未来国际化发展的方向与重点任务。学院要建立更紧密的协同工作机制,以务实举措推动对外交流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共同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为服务四个全球性倡议、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