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备受瞩目的湖北省第九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中国地质大学圆满落下帷幕。作为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展示的重要平台,本次决赛汇聚了来自全省54所高校的145名优秀青年教师代表,他们按照文科、理科、工科、医科、思想政治课等5个专项组别展开了激烈角逐。最终,学院凌云、雷洁梅两位青年教师表现优异,分别斩获工科组一等奖第一名、理科组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凌云老师在工科组的夺冠成绩刷新了学校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最佳纪录,为学校“工精理强”的发展目标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凌云老师决赛现场 决赛现场直播截图
凌云老师以工科组一等奖第一名的成绩载誉而归。她选取“CMOS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作为授课题目,将焦点锁定在先进封装这一前沿领域。课堂伊始,她从封装的基础概念与核心要求等通识内容切入,随后层层深入,系统讲解了封装互连的关键原理与实现路径。授课过程中,她巧妙地将先进封装领域的前沿技术、发展趋势与课程核心技术要点深度融合,帮助听众快速构建起集成电路设计的专业知识体系。现场呈现的课堂内容逻辑严密、案例鲜活生动,既充分展现了她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底,也彰显了卓越的教学组织能力,赢得了决赛评审专家与现场观众的一致赞誉。

雷洁梅老师决赛现场 决赛现场直播截图
雷洁梅老师荣获理科组一等奖。她以“康普顿效应”为教学载体,为现场师生呈现了一堂融合科学史、工业应用与前沿科技的精彩课程。她从科学家先辈在相关领域取得的卓绝成就切入,以“历史溯源—应用实践—未来探索”为清晰脉络,将课程思政元素自然融入科学叙事之中;在讲解中巧妙融入我国科学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树立科技自信,将爱国情怀与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课堂始终。她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扎实掌握了核心知识点,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充分展现了“以中国故事厚植情怀,以前沿科技激发创新”的教学理念,体现了科教融合的典范。
两位教师取得的优异成绩来之不易,这不仅是她们个人精湛教学技艺与不懈努力的体现,更是学院近年来大力推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成果的生动写照,背后更离不开学院全方位的培养支持与坚实保障。为助力教师备赛,学院迅速组建了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授、省级教学竞赛获奖者组成的专属指导团队,从课程设计框架打磨、教学重难点梳理到现场表达技巧优化,开展“一对一”精准辅导。团队成员多次全程旁听模拟授课,逐字逐句推敲教学语言,反复调整PPT呈现方式,甚至针对评委可能提出的问题预设多种应答思路,确保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精益求精。在备赛的关键阶段,学院全力为教师消除后顾之忧:当凌云老师因备赛需协调课程安排时,学院办公室第一时间对接教务部门完成调课手续;雷洁梅老师需要特殊实验器材辅助教学演示,学院当天就完成设备调配与调试;赛前听说老师们需要形象支持,办公室1小时内第一时间提供了专业的形象支援。学院领导更是多次深入备赛现场,与教师面对面交流,不仅细致询问备赛进展,更及时疏导紧张情绪,用“你们代表的是学院的教学实力,放手去展示就好”等暖心话语筑牢心理防线,让教师在充满关怀的氛围中轻装上阵。正是这种“专业指导+后勤保障+心理支撑”的立体化支持体系,为教师冲刺佳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由省总工会、省教育厅主办,省教科文卫体工会、省教育厅教师管理处承办,分为高校选拔赛和全省决赛两个阶段进行。本届赛事吸引全省54所高校数千名青年教师参与,最终145名选手晋级决赛,进入决赛人数创历史新高。据悉,我校在本次比赛中由3个学院共派出4名青年教师参赛,在文科组、理科组、工科组、思政组共取得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的成绩,成绩创历史最好。